小学部第三届优秀课例展评活动:教学研究活动,“我们行进在路上”
为了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实践与完善学校“教-学-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及自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传帮带作用,达到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之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部于12月4日举行了第三届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共有六位:数学组何祯祯、宁卫霞老师;英语组廖继红老师;综合组陈霞老师;语文组姚娣、向怡老师。学部全体教师都相互调课到“智慧教室”听课观摩。樊晓彬校长、龚勇刚主任亲临第一线,参加为期一天的校级优秀课例展评活动。第三届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在老师们的掌声和自我反思的教研总结中落下帷幕。
早上7:55,数学组宁卫霞老师以《分物游戏》开启了优秀课例展评的第一站,她的课件辅助、课堂练习、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都遵从于“平均分”,区别于“随意分”。数学组何祯祯老师的《前后》课堂教学,课件色彩视觉效应精美,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师生站队排列和参观动物园等活动,教会学生分清位置的前后。英语组廖继红老师执教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People at work》, 引入激趣,师生互动场面热烈;圆满完成指导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正确运用目标举行进行对话。课堂教学难点知识,廖老师采用多层次的互动环节,帮助学生识记所有的职业单词,在课堂特有的情境中完成角色扮演。陈霞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年级音乐新授课《小青蛙找妈妈》,充满童心童声的“小青蛙”,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聆听自然界中青蛙的叫声,正确使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用轻快的声音按照正确的节奏有表情地演唱。课堂上歌声笑声碰铃声响板声汇成一曲美妙的旋律。语文组姚娣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加强重点句段朗读和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与遭受英法联军大火焚烧野蛮抢掠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油然升腾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向怡老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教学中,抓住读诗文、解诗句、想情景、拓展诗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扎实关键词理解诗句,体验诗人与挚友的深厚情谊,感悟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本次优秀课例展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科特点和课时目标,科学合理地运用新课堂教学模式,有的老师还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活动形式多姿多彩,学生参与率达到95%。另外,教师100%都用了精美实用的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与操作均比以前有进步,自主学习提示问题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小组合作学习在六节课中都进行了恰当的使用,小组评价比较及时有效。
反思优秀课例展评活动所存在的问题:“教—学—评”教案叙写基本功不达标,有待学习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时间不够充分,个别教师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不够好,学生知识巩固及辅导不太好,未能实现当堂堂清。针对几点意见,学部教导处提出了改进措施:严格监控教师日常课堂教学,通过推门课落实扎扎实实运用新教学模式,达到熟练运用。认真落实好每周一次的校本大教研,日常的小教研,是教师之间及时交流与沟通教学方法,积极改进课堂教学,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师课堂教学轻松完成。加强教学硬件管理,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举办教学公开课、展示课、骨干课的活动,激励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及个人的基本功持续提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推动完成堂堂清。认真遵守课堂教学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不压堂不拖堂。
第三届优秀课例展评活动,让教师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落实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大家明确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教学研讨任务,而是教师自我展示、相互学习的一个平台,更是通过相互借鉴达到个人综合能力的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