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教师业务培训纪实:家校交流沟通 其意义举足轻重
家校交流沟通其意义举足轻重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努力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基于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小学部本学期教师培训活动按照学期工作计划井然有序地展开。
11月20日下午5:50开始,学部全体教师集中在小会议室,召开教师工作例会,例会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业务培训。这次业务培训的主讲人是低年段主任何祯祯老师,何老师讲座的主题是《灵活运用沟通技术,构筑家校合作平台》。何老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象与事实说得透彻,方法与技巧讲得清晰,PPT做得精美而实在。老师们聆听后受益匪浅。
何老师首先讲述了家校交流的重要性:构建“家校共育共同体”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彼此之间进行角色转换,适当进行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关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大家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才可以彼此体谅,达成共识。这是有效沟通的必要前提。何老师在“家校共育”工作上特别提醒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心态开放,谦和友好;广开言路,虚心聆听;目标一致,各尽其职;常态交流,形式多样。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师对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以及班级近期的教育教学现状;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现时状态,共同教育好孩子。
何老师讲到了家长群体是个复杂的集合体,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职业背景、不同的性格习惯,使得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各有特点,教师怎样与家长交流沟通?何老师分析了几种类型的家长,还为大家支出一些妙招:面对强势而心有积怨的家长,教师要保持“空杯心态”,提高洞察力,把握好沟通的递进层次;面对急躁而遇事冲动的家长,教师需保持冷静,换位思考,让家长感到你的真诚与关心;面对盲从而盲目攀比的家长,教师要把握谈话的主动权,找准切入点,捕捉沟通融合点,帮家长解开心结,并给与其具体的指导;面对自我而缺少大局观念的家长,教师要把握好沟通与回应的“度”,处事公平,不失原则满足一些小要求,保持冷静,柔中带刚,温和而坚定地把握好处事原则,主动沟通,先发制人,引导家长关注大局。最后,何老师总结家校交流沟通的精髓:以稳为本;勤能补拙。
龚勇刚主任对《灵活运用沟通技术,构筑家校合作平台》做了精辟的评价:何祯祯老师的主题讲座有理有据,内容充实。今天,我们学习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并勤于实践,定会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了家长也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教师培训会上,龚勇刚主任又一次宣讲经营模式的变革,小学部要开展特色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务必思考:如何招生、开源、控留?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让家长满意?龚主任还就怎样养成自我习惯送给老师们八句话:凡事提前十分钟;事前梳理,事后整理;多做事,少抱怨;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坚持体育运动;坚持阅读;投资自己;列出心愿清单。
小学部教师常规培训活动每一次都是如期开展,定主题定主讲人定时间定地点,真正做到规范教师发展行为,激励教师坚持不懈学习,达到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育教学技能全面的教师队伍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