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专家莅临成都学校督导小学语文研讨课:五朵金花绽放校园
“樱花裹蕊柳絮飘香,五朵金花绽放奇葩”。4月10日这天,为明语文专家莅临学校督导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姚娣、陈玉会、周金菊、向怡、陈杨敏五位老师分别上了研讨课,研讨课从国学经典、汉字字理识字、习作指导、识字教学几个类型有序展开。语文专家给予她们特别高大尚的赞美:意想不到的惊喜!语文督导和研讨活动让我们的老师倍受鼓舞信心百倍。
语文专家刁老师陈老师评价五节语文研讨课:选材、备课、教学流程、“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效果、堂清作业、拓展延伸等多方面富有创新,各显奇妙。成都为明学校规模虽然小,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教师素质、讲课风度都非常棒!老师们上课的优势可圈可点,课型内容丰富多彩,每一节课教学环节设计精美,环环相扣,教学流程一气呵成,教学中巧妙关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都是很成功有高效的课堂。
第一节课执教者姚娣老师,她的《品经典,悟孝道》课:教态端庄,主线清晰,内容丰富,古为今用。她给了专家们第一个惊喜。从复习古诗名句导入,《诗经》选段理解关键字词句,多种形式朗读抓好节奏、情感、诗意;会综合运用教材,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会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情愫,会在最后环节升华师生感情,让学生体会到“有国才有家”。尤其是在感恩父母这个环节,同学们热泪盈眶,有个学生回答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时几度泣不成声,是在哽咽中表达心声,课堂场景感人至深。
第二节课执教者陈玉会老师上的一年级《古对今》,有趣有序活泼生动,给了专家第二个惊喜。她自然融入字理识字环节,创编押韵儿歌帮助孩子们记忆。教学环节有松有放,善于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善于培养孩子说完整的的话,善于利用各种形式指导朗读,善于帮助孩子感知学习规律。一节寻常课,做到了读、说、议、画、演、写,是一堂指导书写很到位,教学很成功的低年级识字课。
第三节课是周金菊《海洋里的热带鱼》习作指导课,她最大的亮点是成功挑战习作教学,是给专家们的第三个惊喜。周老师教态大方,语言亲切自然,视频引入、习作三种要求、从口头仿说到笔头仿写……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习作情境。板书 “抓特点、写具体、用结构”给学生明确的习作指导;真正留给学生独立写作的时间。学生习作展示环节有条不紊,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点评相结合。课堂流程近乎完美。
第四节课是向怡老师的《汉字里的酒文化》,这节国学课有激情有趣味有文化味,无疑是给专家们的又一个惊喜。向老师在古诗、游戏、故事、表演、朗读、解析中自然融入字理识字教学,而且做到了张弛有度,专家评价难能可贵。在拓展酒文化的汉字“醮”与“奠”环节,让课堂学习更有效更实用。向老师的国学经典课独辟蹊径,教学设计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专家赞叹:老师课堂教学的背后肯定查寻了不少资料,可见老师用功之勤奋。
第五节课是入职一年的年轻老师陈杨敏,她上的《动物儿歌》获得了满堂喝彩。专家评价她:“你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教学是一棵好苗子!”陈老师的课活泼生动形象,汉字字理识字、课堂训练题型设计、教学流程的自然过渡,教学语言充满童趣……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多元识字法,多种形式朗读,多种色彩的课堂训练句式,无论是拍手读、形体助读,还是表情朗读、配乐诵读、说唱形式读,都给学生亲切明朗的指导,回答问题时培养说话表达的准确,关注孩子们课堂表现的称赞话语都做到了精心独到。
专家们对小学部语文组五节研讨课倍加赞赏,对年轻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刘孟老师特别点赞。刘孟老师自从承接语文组组长工作重担,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带领全组老师奋进在语文研讨、论文撰写、上课说课、研讨内容、人员安排等所有教学探索中。此次研讨活动她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为每一位老师备课讲课倾情付出。
校长助理程国勇一直全程听课、参加座谈会,他感谢语文专家的高度评价,希望语文组老师为“我心中的语文课”进行后续思考:尽快思考“汉字大赛”“诗歌朗诵”两大板块方案,开创成都为明学校特色课程崭新的语文拓展模式,让语文课课堂拓展活动永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伴。语文组老师们将会更加勤勉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勇于开拓,用智慧与汗水继续书写语文研讨辉煌的愿景!